变经:反经谋胜的应变学智慧

中文名: 变经:反经谋胜的应变学智慧
作者: 曾国藩
出版社: 长安出版社
书号: 9787801750273
发行时间: 2003年01月
语言: 简体中文

内容简介

世间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之中。被奉为中国智慧元典的《易经》,深刻地揭示了“变”的内在规律,其实就是一部名副其实的《变经》。易者,变也。变是《易经》的主体精神,所以司马光指出:“《易》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,故长于变。”
世在变,人也要变。但是人的惰性限制了自己。在这方面,我们有非常沉痛的教训。反观历史,从三代到春秋战国,从两汉到明清,数千年间,有过若干次大规模的变法运动但是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。其中苦心孤诣的变法家,如商鞅、吴起、王莽、杨炎、范仲淹、王安石、张居正、康有为,要么亡身败家,被送上权力的祭坛,要么屡受挫折,饱尝艰辛,郁郁而终。由此可见,说变容易,行变难。
倘若这么多的事实仍不能引起我们的深入反思,那么希望到底在哪里呢。好在中国人已经走出了治乱循环的怪圈,在宽广光明的轨道上飞驰起来了。不但国家民族如此,对于每个人,变都是生命力所在。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所有成功者的特征,这个字就是“变”。
经常听到所谓的读书人高谈阔论,但是一到实际运用,往往驴唇不对马嘴。为什么,还是不通变的缘故。
学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,是死的,只有学会随机应变,这些知识才能得到发挥,变成一个人的实际能力。
历史上有个怪现象,历代帝王之中,读书人出身的几乎一个也没有,在社会上引起深远影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也很少是纯粹的读书人。现在才逐渐领悟,因为绝大多数读书人,都被书本困死了,只知道守经,不知道从权。世事变化无常,岂是一两本所谓的“经典”所能穷尽的!
并不是说读书无益,而是说不会读书更有害,还是让我们回到真实的历史与现实之中,去探讨为人处世的真谛吧。
目录:

卷一 明变篇
大凡英雄人物,最重要的一条,就是有深刻的洞察力,明辨时局,未变知变,也就是具有通常所说的远见卓识。处在茫茫无际的人生之海,如果看不到远方的灯塔,必然穷困迷途,葬身鱼腹。因此,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,走得远,首先就要看得远。
01.诸葛亮道变:洞察大势,乱世意味着机会什么是“道”?“道”就是不可违背的规律。诸葛亮对当时的天下大势明察秋毫,无论治国还是用兵,都折射出了“道”的智慧。
02.庞统虑变:心里要有个大主意
“伏龙、凤雏,两人得一,可安天下。”庞统的特点是计谋深远,明察全局,善于拿大主意。如果他不那么早就死了,谁知道天下会是什么样子呢。
03.孙权观变:“第三者”的油水最多
孙权给自己的定位就是“第三者”,他一般不主动攻击别人,但一旦有油水,决不放过,所以,三国之中,他用力最少,受益最大。
04.朱元漳知变:不为一时得失所动
古今多少豪杰驶过上游的急流险滩,却在宽阔的中游停滞乃至翻船。重要的因素是能否明辨大局,调整策略,适应新情况。朱元蟑在过江后的历次生死大战中,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,察人、察势,保持事业的正确方向。
05.刘伯温识变:沉着灵活找转机
人若能机变,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是机动灵活,心明眼亮,不能呆板迟钝。临到机会时,聚精会神,才能出巧思妙算。
06.曾国藩察变:本变知变才是真豪杰
能成大事的人无不善变,曾国藩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他一生三变,被章太炎称为“善变人”。“变”这个一字,是对他整个一生的最精到的概括。
07.左宗棠远变:发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
……
卷二 求变篇
卷三 应变篇
卷四 用变篇
卷五 权变篇
卷六 机变篇
卷七 法变篇
卷八 戒变篇
卷九 防变篇


[下载地址]

0 0 投票数
文章评分
订阅评论
提醒
0 评论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